从怀孕开始,每个妈妈的身体就开始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卸货之后就更是了。
胯宽屁股大、胸部下垂、体重骤增、身材变形……从小仙女变成十足十的老妈子。
这些还都是看得见的,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的,但是,没生过娃又怎么知道,生娃还有很多难以启齿的变化?
像,打个喷嚏漏尿了,「下面」变松了,骨盆疼痛、腰背酸痛等等,这些问题,除了自己默默承受还有什么办法呢?
好在,现在宝宝们都大点了,不需要时时刻刻的关注了!所以,我们也该抽点时间关注一下自己的事情啦!
1、谁能来救救我的胸?采访对象:伊伊妈妈 宝宝年龄:2个月
你知道吗?在我没怀孕之前,毫不夸张地说,我也是“前凸后翘”的美少女一枚。可是,生完伊伊之后,每次洗完澡,我都不敢照镜子,我总觉得,镜子里的那个人不是我,尤其是看到快耸拉到肚脐眼的胸,就更觉得不真实。我有时候会想,我之所以乳房下垂到这个程度,是不是喂母乳造成的呢?
乳房下垂,爱美妈妈的痛为什么会乳房下垂?
让乳房挺拔最重要的组织是乳房悬韧带。乳房悬韧带就像一条橡皮筋,牵拉着我们的乳房向上,变得挺拔。
在怀孕期间,由于激素变化导致乳房变大,韧带被拉长,持续多月,皮肤也像气球一样胀大,当哺乳期结束后激素撤退,乳房变小,这时悬韧带已经由于长时间的拉扯变得松弛,就像我们把一个皮筋拉开固定住,放三个月再把皮筋松开,它还能回到原位吗?同时,乳房变小了,皮肤的量还是那么多(参考妊娠纹的形成过程),乳房也就开始逐渐出现下垂萎缩、皮肤松弛的迹象。
哺乳期乳腺内充满乳汁,重量会明显增加,在乳汁充满——排空的过程中,导致乳房急剧扩张又缩减,乳房悬韧带反复拉扯,更容易下垂;
产后许多妈妈们,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,追求快速瘦身,开始错误的减肥,如过度节食、体重在短期内迅速下降等,会造成皮下脂肪减少、乳腺萎缩,肌肤变得松弛,失去弹力,更容易下垂。
乳房下垂的程度
轻度下垂:
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-2cm。
中度下垂:
重度下垂:
特重度下垂:
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。
应对措施怀孕期间,由于身体内胶原蛋白流失过多,产后妈妈皮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弛,最明显的就是乳房了。再加上乳汁的分泌加重了乳房重量,这也会让妈妈乳房面临松弛下垂。所以,妈妈一定要想尽各种方法增强乳房弹性。
多吃胶原蛋白食物
通过食疗的方式,能有效补充妈妈体内流失的胶原蛋白,增强肌肤弹性,让乳房更坚挺迷人。我们常见的富含胶原蛋白类食物有猪蹄、猪皮、鸡爪、鱼肉等,妈妈可以多买一些这些食物吃,相信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效果。
坚持扩胸运动
扩胸运动项目很简单,但能有效起到拉高胸线,让胸部更加结实挺拔的作用。在扩胸运动的过程中,妈妈胸部的肌肉会得到很好的锻炼,进一步增强了乳房的弹性。所以,妈妈产后可以坚持每天做一下扩胸运动,乳房会更健康。
定期按摩乳房
定期按摩乳房,不失为增强乳房弹性的一种好方法。通过专业的疏通手法对乳房进行按摩,能促进乳房肌肤表层的血液循环,增进皮肤表层细胞活性,慢慢的,乳房皮肤就会变得更紧致。而且,按摩乳房还能促进乳腺畅通,保证了乳汁的顺利排出。
2、哎呀,漏尿了!采访对象:团子妈妈 宝宝年龄:2个半月我现在都记得在给宝宝办满月宴的时候,当时因为一个喷嚏,我内裤全部湿掉的尴尬场面。我很庆幸当时我穿的是一条黑色的长裙,如果穿的是白色长裤的话,后果简直不堪设想。其实,那并不是我第一次漏尿,事实上,生完团子之后,大笑、咳嗽、锻炼用力的时候,这样的尴尬都在不断上演。
漏尿,20%的新妈妈都有为什么会漏尿?
产后之所以出现漏尿,其实都是盆底肌松弛作祟。
先和大家解释一下盆底肌是啥。
顾名思义,它由多块肌肉组成,但因为所处位置比较特殊,所以描述起来略显抽象。
大家就看看下面这个图领会一下就好。
知道盆底肌在哪儿后,我们再了解一下,盆底肌有哪些作用。
说的简单粗暴一点,盆底肌相当于一张有弹性的网,它的作用就是把子宫、阴道、直肠、膀胱等等这些脏器给兜着。
因为它跟个松紧带似的有独到的弹性,所以就能起到控制大小便、提高“性致”、帮助顺产等作用。
那么,回到最初的问题。
产后漏尿就是因为盆底肌的弹性受到影响,变得松弛,这个松紧口兜不住了。
引起盆底肌松弛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说怀孕时子宫重量增加,生产过程中的牵拉以及先天性弹性较弱等等。
盆底肌松弛可不光漏尿这一个副作用,凡是靠它兜着的器官都得受影响。
比如阴道松弛影响性生活,再严重还可能出现膀胱、子宫、直肠脱垂等。
应对措施
经常运动的女性,其盆底肌肉的弹性较好,像子宫脱垂和产后漏尿的情况会比久坐的女性发生的几率要小许多。
所以想要预防子宫脱垂和产后漏尿,最好能在孕前进行盆底功能训练!
也就是做凯格尔运动,它也叫缩阴和提肛运动。站着做和躺着做都可以。方法是:
全身放松,但双腿并拢,然后用力收缩肛门和阴道,就像憋小便一样的感觉。
用力收缩5秒左右后,便可以逐步放松肛周肌肉。
之后反复做这个动作,每天做3~5次,每次10分钟即可。
记住!收缩时腹部尽可能呈放松状态。因为如果用腹部力量不仅会削弱锻炼的效果,还可能对腹部增加压力,反而会加重压力性尿失禁。
其实,这种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自愈能力,一般会在女性分娩后的6~8周恢复正常,再加上凯格尔运动,大部分宝妈的产后漏尿情况都可以得到改善。
除此之外,健康博主@六层楼先生 分享了一组可以改善女性盆地功能障碍的一套训练方法,感兴趣的宝妈可以在家尝试着做一做。
方法如下:
骨盆肌群训练:每天2~3组,每组10次。
深蹲:每天2~3组,每组15次。
臀桥:每天2~3组,每组10~15次。
躺式屈分腿:每天3组,每组10~15次。
跪撑举臂抬腿:每天3组,每组10次。
通常产后42天是顺产宝妈盆底修复的最佳时机,剖宫产宝妈建议从产后3个月开始练习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刚刚生产完的新妈妈不宜进行高强度、太剧烈的运动,适当地做些幅度小且舒缓的运动即可。
产后小肚子明显,怎能减也减不掉!
怀孕期间,孕妈妈或多或少都会增重。但不同的是,有些妈妈似乎有让人艳羡的“长胎不长肉”体质,生完孩子立马恢复少女身材;
有些妈妈则孕育了宝贝,产后肚子却戴上了“游泳圈”,即使努力锻炼,好像也很难恢复到自己孕前的状态。
产后等了一个月、三个月、半年……肚子还是顽强地保持着蓬松的状态!这个时候,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个专业问题:产后腹直肌分离。
产后腹直肌分离的锅!什么是腹直肌分离?
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生通常是由腹壁情况、多产和妊娠时造成子宫过大以及各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每个个体腹壁的情况有所不同,腹直肌强度力量也有不同,前腹壁中央的腹白线的宽度和强度也各不一样。腹直肌相对薄弱、腹白线强度低和腹白线宽度大的女性相对更容易产生腹直肌分离。
腹直肌分离一分钟自测
腹直肌分离,就是指左右两条腹直肌向两边分开了。具体分开到什么程度,要经过仔细检查来判断:
▼ 判断方法
Step 1 :仰卧床上,两腿弯曲,露出腹部。
Step 2 :测量腹直肌的范围以肚脐上下5厘米腹直肌中线为测量点。Step 3 :用食指和中指放在腹直肌中线,由腹直肌上端往下端进行检查。
Step 4 :抬起上半身感觉腹直肌对手指产生挤压感。
Step 5 :食指和中指测量腹直肌有空隙,感受不到挤压时,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,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进行测量。
注意
Step 6 :2指以内在专业康复人员指导下自我锻炼进行恢复。
Step 7 :2-3指之间甚至超过3指在专业康复人员一对一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。
(腹直肌分离康复图解)
腹直肌分离,除使肚子凸起影响美观外,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内脏器官移位下垂,或导致腰背疼痛等问题。
应对措施01无须处理
就是对于2~3指的分离可以暂不予特殊处理,而采取期待疗法。很多妈妈喜欢用束腹带,而束腹带的使用可改善腹直肌分离造成的小腹“膨隆”外观,但不会使分离的腹直肌得到恢复,因此仅可作为产后早期期待治疗的辅助手段,且束腹带不宜过紧,以免过度增大腹压进而增加罹患盆底疾病的风险。
如果自身存在盆底器官脱垂等问题,建议不要使用束腹带,以免加重盆底问题。
02腹式呼吸与运动治疗
腹式呼吸就是膈肌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,它是腹肌与膈肌的联合运动,配合适当的运动,比如臀桥、跪姿收腹抬腿等动作,能辅助腹直肌分离的自身修复。
吸气时,腹壁膨隆凸起;呼气时,腹壁扁平。鼻子吸气,嘴巴吐气。每组10-15次,每天2-3组。
03电刺激治疗
经皮低频电刺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方法。针对腹部相关肌肉的电生理参数,采用不同频率和脉宽的仿生物电,对腹直肌、腹横肌、腹斜肌及腹部主要肌群进行强化电刺激循环治疗,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,从而使分离的肌群恢复正常形态。电刺激对腹直肌分离治疗效果肯定,但有些情况不能用,所以选择腹直肌分离治疗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。
了解月嫂/育婴师培训,点击查看
了解早教培训,点击查看
请育婴师、育儿嫂,点击查看
月嫂/育婴师公司创办,点击查看
24小时服务热线:
0731-83995552 / 17673059554(可加微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