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宝宝出生后不久,会出现黄疸,不懂黄疸的家长会上网查询黄疸到底是怎么回事!但很多家长越查越害怕,说黄疸的厉害对于宝宝危害很大,换血甚至危及生命。家长们不用过分紧张,但对于自家宝宝的,到底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黄疸,家长很有必要了解。
那么,引起宝宝黄疸都有哪些原因呢?哪些黄疸不用紧张?哪些需要立即就医?
01 生理性黄疸
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,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,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,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,易被破坏,胎儿出生后,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,约为成人的两倍;另一方面,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,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,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。
黄疸特点: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-3天出现,皮肤呈浅黄色,巩膜(白眼珠)以蓝为主微带黄色,尿稍黄但不染尿布,第4-5天最黄,2周消退,检查肝功能正常、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。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、较高,持续时间也较久,大约要满月才能消退。
应对方法: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,孩子没有什么不适,需要密切关注!
02 母乳性黄疸
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。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,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,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,浓度增加,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。
黄疸特点:孩子吃母乳,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。如停止哺乳48小时,黄疸明显下降,若再次哺乳,黄疸又上升。
应对方法:出现母乳性黄疸,当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,并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黄疸的原因,总胆红素小于15mg/dl时不需要停母乳,高于15mg/dl就要注意,及时去医院诊治。
03 溶血性黄疸
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,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,以母亲血型为O、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,且造成的黄疸较重;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、胎儿血型为B或AB;母亲血型为B、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,且造成的黄疸较轻。
黄疸特点: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,且逐渐加重,很容易识别。
应对方法: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,采用药物或者光疗即可。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。
04 阻塞性黄疸
阻塞性黄疸主要见于先天性肝内肝管或肝外胆道闭锁,其临床特点是生后2~3 d,胎便排完后,大便为白陶土色,直至1~1.5个月后。
黄疸特点:黄疸严重时,大便表面或其浅层为浅黄色。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黄疸,并进行性加重。肝脏肿大,并呈进行性加重,且质地变韧,最后发硬。血常规检查无贫血,早期血液直接胆红素进行性增高,1~2个月后,由于肝功能损害,间接胆红素也升高。
应对方法:经胆道造影明确为胆道闭锁后,及早手术治疗。
05 感染性黄疸
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,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。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,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,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、EB病毒、弓形体等,较为少见。
黄疸特点: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。感染的原因不同,在黄疸时期主要症状、黄疸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轻重程度上,差别很大。
应对方法:若母亲坚持产前保健、检查,孩子出现感染性黄疸的很少。感染性黄疸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。
新生儿黄疸的就医信号
黄疸是否需要就医,父母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观察黄疸的程度:若腹部或以下皮肤泛黄,或是皮肤泛黄的速度很快(如泛黄很快的由脸延伸至胸部、腹部时),需送医检查。此外,出生24小时内就有黄疸,或是黄疸退而复现,足月儿黄疸超过2周,早产儿黄疸超过2~3周,也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,最好送医检查。
观察其他症状:包括呕吐、肤色苍白、活力变差、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、发烧、小便变浓茶色、大便颜色变白等情形。若有以上情形需立刻送医检查。
注意某些使黄疸加重的因素:如早产、生产时曾缺氧、家族史中有溶血性疾病(如蚕豆症)、婴儿产前或产后可能有感染(如妈妈产前有发烧感染、早破水)也是须注意的事项,并于送医时告知医生此病史。
了解月嫂、育婴师培训,请点击查看
了解催乳师培训,请点击查看
请育婴师、育儿嫂,请点击查看
了解月嫂育婴师、催乳师培训/服务门店,请点击查看
24小时服务热线:
0731-83995552 / 17673059554(可加微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