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喂养,是提升亲子关系的重要一步。但是妈妈们在母乳喂养的道路上,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,挑战妈妈母乳喂养的决心。
乳头混淆,就是母乳喂养路上最让人头疼的障碍之一,很多妈妈深受其苦!
其实宝宝出现乳头混淆,和过早使用奶瓶或人工奶嘴有很大关系。因为宝宝在吸吮人工奶嘴和妈妈的乳房时,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吮吸方式。
如果宝宝一开始就习惯了瓶喂,再吃妈妈的乳头时,就会只吸吮乳头尖,导致吃奶量不够,宝宝吃不到足够的奶,就会用舌头把妈妈的乳头顶出来,从而拒绝吃妈妈的奶,造成乳头混淆。并且奶嘴孔吸吮起来比妈妈的乳房吸吮起来更容易,也是宝宝拒绝妈妈奶的原因。
这些表现,很有可能是大家常提到的“乳头混淆”了。
从原因来说乳头混淆分别有以下几种形式1乳头质感混淆
简单说就是宝宝错把人工奶嘴当作是妈妈的乳头,而妈妈的乳头因为性状,尺寸,长度,口感等方面和人工奶嘴相差较大,因此孩子习惯使用人工奶嘴后,对妈妈的乳头表现出明显的抗拒。
很多妈妈觉得自己乳头短平,或者凹陷,就无法喂奶,在产后初期使用了奶瓶或者乳盾,但反而会让孩子更容易混淆乳头。其实,每个妈妈的乳头不一定都是完美的,只要方法正确,宝宝都是有机会成功含乳的。
2流速混淆,流量混淆我们通常看见给宝宝瓶喂奶时,奶瓶被托举得很高,这样乳汁会以很快的流速进入宝宝口中,而且会持续保持一样的流速直到宝宝喝光乳汁。
但吃妈妈的奶时,奶量和流速会随着奶阵的开始和结束发生变化,奶阵来的时候流速较快,流量较多,随着奶阵结束流速变慢,流量逐渐减少,甚至可能吃不到乳汁。若宝宝一直习惯快流速高流量的方式,当回归乳房时,会表现出不适应的举动。
3吸吮方式的混淆吸吮妈妈的乳房时,孩子需要张大嘴巴,舌头呈杯状裹住乳头,将乳晕和乳头塑形成为一个新乳头,并达到宝宝口腔上颚的舒适区。通过舌头和下颚有节奏的运动,口腔内形成负压,刺激出妈妈的奶阵,乳汁如水柱般流入宝宝的咽喉。
当宝宝吸吮奶瓶时,奶瓶中的乳汁从奶嘴喷涌而出,因为流速太快,孩子会用嘴唇咬住奶嘴,舌头抵住奶嘴顶端,并不需要舌头和下颚有节奏的吸吮,否则流速会更快引发孩子不适的表现。
4情感依恋对象的混淆
宝宝吸吮妈妈的乳房时,会根据自己需求吃饱肚子后,再继续满足自己的安抚吸吮需求(非营养性吸吮需求),直到自己可以安静下来,或者自然入睡。
当亲喂后因为宝宝仍然哭泣或者不睡觉,而用奶瓶继续补喂,孩子的安抚吸吮需求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吸吮奶瓶上的奶嘴得到满足,逐渐将对乳房和妈妈的需求分离,从而造成只有要喝奶时才在妈妈乳房上吸吮,但想要睡觉或者得到安抚必须要奶瓶或者其他家人来满足的结果。
甚至当孩子发现奶瓶可以同时满足生理和情感需求时,会开始拒绝妈妈的乳房。
奶瓶中的乳汁很容易就随着吸吮到达宝宝口中,因此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会额外喝到更多的奶,造成过度喂养,引发吐奶,肠胀气等一系列不舒适的表现。
其实,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现喝奶状态不佳时,都不一定是“乳头混淆”。“混淆”终归是人为设定的一些“条框”。
所以在日常咨询中我们通常不会轻易给妈妈贴上“混淆”标签。很多时候是喂养方式以及宝宝的情感上发生了变化,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按需满足的结果,因此孩子表现出了看似拒绝乳房的表现。
一般乳头混淆会在什么时候发生?在宝宝出生后最初的三至四周,一旦使用奶瓶、人工奶嘴的话,估计大部分的婴儿都会发生乳头混淆。
如果宝宝在最初的三至四周里顺利地进行了母乳喂养,那么乳头混淆发生几率就会显著降低。
因此,如果妈妈打算给孩子喂奶瓶的话,那就等到宝宝满月后再使用奶瓶,这样做会更明智。
虽然乳头混淆常常发生在小宝宝身上,但有些大点儿的宝宝也会发生乳头混淆。这种情况下,如果宝宝不能能很好地吃母乳时,可用杯子或勺子喂奶。并且慢慢尝试恢复亲喂。
8大方法纠正乳头混淆1、经常肌肤接触
大部分请了月嫂的妈妈,在月子里都比较少带宝宝,宝宝的喂奶、抱睡、洗澡、抚触、换尿片、甚至玩,都是交给月嫂处理的,没有月嫂的家庭,可能也是奶奶或者外婆带的多。
所以只要有空的时候,妈妈就要多和宝宝进行肌肤接触,或者干脆用背带让宝宝待在妈妈胸前,熟悉妈妈的乳房与味道,让宝宝认为妈妈才是他的第一照料人,是跟他最亲的,最值得信任的人。这样,下一步想让他吃妈妈的乳房才有可能。
2、立即坚决停止使用奶瓶,停奶瓶必须彻底在宝宝不饿的时候尝试亲喂,在宝宝饥饿的时候,用小勺或手指哺乳法喂养,或者用喂奶辅助器来辅助亲喂。总之,不要使用奶瓶。
很多妈妈不舍得看到宝宝烦躁哭泣,一旦宝宝哭闹起来就又拿出奶瓶了。
这样的方式教给宝宝的是:必须哭闹才会得到奶瓶,而且只要坚持哭闹,坚持不吃母乳,妈妈一定会给奶瓶的。很多妈妈声称纠正了一个月甚至更久,大人孩子都受尽煎熬,却始终不能成功,就是因为没彻底停止使用奶瓶。
妈妈要记住,如果不彻底停奶瓶,时常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拿出来用,那就是在人为延长宝宝的混淆,让宝宝受更多的折腾。
3、 用手指加上喂奶辅助器(也叫乳旁加奶器)进行哺喂这样也可以结合后面说的压舌训练,帮助宝宝纠正衔乳方式,为转移到亲喂奠定基础。
4、 控制奶瓶流量与流速对于不能换掉奶瓶,完全不接受其它喂养方式的宝宝,控制奶瓶流量与流速,比如用最小流量的奶嘴喂奶,水平拿奶瓶喂奶以控制奶的流速,同样的奶量,以前10分钟吃完,现在可以控制在15分钟吃完。要记得,妈妈不要瓶喂,由其他家人使用奶瓶喂养。
5、 快睡着时,将乳头塞进宝宝嘴里增进宝宝对乳房的亲密度,宝宝瓶喂完迷糊快睡着时,将乳头塞进宝宝嘴里,让他进行安抚吸吮。
6、 最好在宝宝不太饿,心情好的时候尝试给母乳最好在宝宝不太饿,心情好的时候尝试给母乳,这样宝宝会更有耐心多尝试一会儿。已经饿了的宝宝是不会有耐心尝试新的进食方式的。
7、 用手刺激出泌乳反射再喂宝宝正式亲喂之前,用手刺激出泌乳反射再喂宝宝,让宝宝更容易在乳房上得到满足。
8、 吃奶前进行压舌练习在吃奶前1-2分钟,给宝宝做压舌练习 ,可以鼓励宝宝正确衔乳与吮吸。吃奶过程中,也随时观察宝宝是否含住了大部分乳晕,下嘴唇是否外翻,以及下巴是否紧贴乳房。
压舌训练:a) 选择与乳头大小相似的手指洗干净;
b) 指肚朝上,以便感受到达的口腔位置,宝宝正确衔乳的话,乳头应该抵达口腔上方的软腭,而不是硬腭。但也要注意手指不能伸入太深,以免引起宝宝呕吐反射;
c) 宝宝的舌头应该包裹住手指吸吮,而不是向前顶手指
d) 在宝宝不太饿的时候,准备吃奶之前进行,进行完之后立刻哺乳,以便巩固训练效果。
问这时,妈妈就会问了乳头混淆会影响母乳喂养吗
这时,妈妈就会问了乳头混淆会影响母乳喂养吗
当然,这并不是全部的方法,也没有完全统一的步骤,因为每一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同,月嫂和妈妈都可以根据自己家宝宝的情况,积极谨慎地尝试个性化的纠正方式。
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,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。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、疼痛,咀嚼时更痛。并发症有脑膜炎、心肌炎、卵巢炎或睾丸炎等。整个病程约7~12天。有些健康专家认为,像乳头疼痛、拒奶之类的母乳喂养问题可能是由乳头混淆引起的,因为理论上乳头混淆会导致母乳喂养的宝宝用其他的方式吃奶。因此他们主张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,不要让宝宝用奶瓶吃奶。但即使那些从未用过奶瓶的宝宝也可能发生这些状况,所以全部归咎于奶瓶并没有什么意义。
根据经验,只要教给妈妈们如何让宝宝正确含住乳头,很多被归咎于乳头混淆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。有些宝宝的确觉得吃母乳有困难,这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。通常只是因为没人鼓励他们正确吮吸而已,他们可能还需要多练习,或者他们的妈妈也许需要专家的帮助,这样宝宝才能吃得又好又高兴。
偶尔也有宝宝可能会有舌系带过短之类的问题,这会让他很难吃母乳。或者妈妈的乳房组织也许非常硬,使得宝宝很难嘬住奶头。这两种情况都和乳头混淆不是一回事。
在母乳喂养门疹,如果宝宝很难含住乳头好好地吮吸妈妈的乳房,医生会帮助妈妈把母乳挤出,用奶瓶给宝宝喝,不过问题还是要去解决。我们总是会告诉妈妈们该怎么鼓励自己的宝宝把嘴张得大大的,舌头向下向前(就像吃母乳时的动作一样)包住奶嘴,让宝宝每次吃奶都要这么做。
我们主张宝宝吃自己妈妈的奶,我们宁愿让妈妈临时用奶瓶把挤出来的母乳给宝宝吃,而不是先费劲地用杯子喂,然后又不得不完全断掉母乳
预防胜于纠正乳头混淆,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给得了的。常常妈妈抛出来一句话问:我的孩子不肯亲喂吃奶,我该怎么办?这其实很难回答。尽管以上给了大家一些尝试的方法,但我还是强烈建议妈妈们最好尽早找身边靠谱的哺乳指导来帮助你。专业的指导可以让你少走弯路,多些支持。
因为每个宝宝和妈妈的情况都不一样,而乳头混淆纠正起来也往往需要计划和周期,如果一次就能调整解决可以说是幸运,很多是需要多次尝试和调整方法的。
加油!当妈妈就是在不断地升级打怪,一个个困难度过去以后,转头再回首,就会发现都不是个事儿!